蟬鳴響徹天際、氣溫逐漸升高,又是親近湛藍海洋的暑假時刻,這次的旅行,我們前往熟悉無比的台東,在湛藍無比的太平洋沿岸,踏著沁涼海水追尋浪花蟹的蹤跡、感受都歷天空之鏡的唯美夢幻、馬武窟溪SUP的愜意,並順著溪流向上徜徉幽谷稻香、以及在成功鎮尋訪尚青的漁市拍賣、日治時代的人文情懷。
旅程文章分享前,我們先一同瀏覽影片吧!
探訪繽紛愜意老街光景、隨著浪花蟹一同倒退嚕 in大武鄉
台東這一年多次造訪的縣市,卻隨著每一次的造訪都有著不同的感受,這次的旅行很感謝臺東縣政府交通及觀光發展處的邀約,帶著我們一般觀光客相當容易錯過的有趣行程,在旅程首站,我們前往【大武鄉老街】,與“大武社區發展協會”的導覽員玲芳會合,開啟大武社區導覽以及期待的海岸抓浪花蟹行程。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30s、光圈:f/6.3、ISO 32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7.1、ISO 5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5.0、ISO 200
對比台東市、成功、長濱甚至是池上等知名地區,大武鄉可能是住在台灣西岸的旅伴們較為陌生的地區,走進串連接著屏東與台東的南迴公路大武鄉中,首先映入眼簾的即是許許多多有著彩虹繽紛色彩的屋舍,而這些有著繽紛色彩的屋舍,其實是因為西元1998年的88風災,富山部落的村民受到風災的侵害,因而被迫遷於山腳下的大武村,並在此以永久屋的形式繼續居住著,而後透過油漆品牌的贊助,讓這片村落妝點繽紛的色彩,也造就現在的大武彩虹村的絢麗稱號!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8.0、ISO 1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200s、光圈:f/9.0、ISO 1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60s、光圈:f/8.0、ISO 100

快門:1/1600s、光圈:f/7.1、ISO 500
穿過彩虹屋隨著玲芳走入老街中,首先我們走到“董石頭”的石頭伯家中,可別以為我打錯字,或是石頭伯真的因為很“懂”石頭而有此稱號,石頭伯是真的姓董名石頭的一位大武村相當知名的人物,而他的故居在當時養殖漁業尚未發達的年代,台灣漁市能吃到的虱目魚,皆為台東近海捕獲的虱目魚苗,再轉往西海岸進行養殖令其長大後,才進入漁市銷售,而石頭伯的家即是大武地區漁民們每日於早晨駕駛著舢舨出海捕撈魚苗後,於此進行集散分裝送往各地的魚苗買賣市集,而隨著玲芳的解說下,進入屋內欣賞昔日石頭伯分裝魚苗的壁畫、日治時期的大武村街景照片,更能想像昔日此處的熱鬧非凡呢!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s、光圈:f/7.1、ISO 1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30s、光圈:f/5.0、ISO 2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30s、光圈:f/7.1、ISO 500
繼續朝老街南側漫步,穿過昔日網路、電視資訊不發達時,村民為了瞭解本日天氣、潮汐等氣象資訊以利出海捕魚或是農耕,因而聚集在氣象站公佈欄獲取資訊,接著我們抵達記錄著民國50年代,大武村農業最為繁華的縮影“楊家碾米廠”,在當時這條短短的街上有著3-4間的碾米廠,更可見昔日稻米收穫時的產量豐厚,不過隨著時代更迭、稻米消費量下降,這些碾米廠也逐漸不堪虧損而關閉,而走入楊家碾米廠,透過陽光灑落其中,不僅能欣賞昔日木造碾米機的古樸懷舊光景,同時屋內的木頭薰香氣息,更讓這座老屋建築有著十足韻味呢。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600s、光圈:f/7.1、ISO 5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0s、光圈:f/7.1、ISO 50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7.1、ISO 500

快門:1/20s、光圈:f/7.1、ISO 50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s、光圈:f/7.1、ISO 5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30s、光圈:f/7.1、ISO 500
走出碾米廠老屋,在一旁結滿酸甜可口桑椹的樹下乘涼,吃著桑椹的同時聽著玲芳分享大武沿海的漁業生活,從針對不同目標魚種、季節而有不同捕撈方式的近海漁業,到看似吻仔魚但其實是於海水、淡水兩側迴游的日本禿頭鯊捕撈方式,才知道其實近海漁業捕撈並非想像中的負面,而是隨著季節的輪轉,捕撈當季繁盛的新鮮魚種,進而讓一年四季有著多元的漁獲,同時也保有資源生生不息的永續意念。

快門:1/320s、光圈:f/7.1、ISO 50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7.1、ISO 50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0s、光圈:f/7.1、ISO 50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0s、光圈:f/7.1、ISO 50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0s、光圈:f/7.1、ISO 50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250s、光圈:f/7.1、ISO 50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500s、光圈:f/7.1、ISO 500
走讀完大武村昔日的風華後,我們穿過濱海公路抵達湛藍的太平洋海岸,在此不只是為了欣賞這片充滿層次的壯闊藍海,而是準備尋找又稱“倒退嚕”的浪花蟹,而我們將牠喜愛的秋刀魚塊裝進網袋中,並綁妥於鋼筋上,尋找一處海浪來回拍打的沙灘,並將裝有餌料的鋼筋插入沙灘之中,隨著海浪來回沖刷餌料散發氣味,約莫30分鐘即可嘗試尋找浪花蟹是否造訪,而在等待的同時,我們愜意的撿拾沙灘上的漂流木,挖一個沙坑來場沙窯悶烤雞蛋,隨著等待時間到,回到海邊,利用電風扇的外罩當濾網,插入沙灘並將鋼筋周圍的砂石挖入電風扇外罩,透過海水沖洗過濾,而眼前一隻貌似砂石的浪花蟹隨即浮現,隨著體驗昔日居住於海岸的村民消遣娛樂,感受大武村老街與海岸間的互動風華,更是欣賞風景之於,相當有趣的深度旅行呢!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8.0、ISO 1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8.0、ISO 1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8.0、ISO 1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8.0、ISO 1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60s、光圈:f/8.0、ISO 1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8.0、ISO 1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8.0、ISO 1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8.0、ISO 1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13、ISO 2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8.0、ISO 2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8.0、ISO 2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8.0、ISO 2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13、ISO 2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13、ISO 2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8.0、ISO 100
隨著馬武窟溪,品味幽谷香Q好米、徜徉碧綠溪水in 泰源幽谷獼米、TryFun野萃文化
離開了大武村,我們北上前往東河鄉,轉進台23線順著馬武窟溪逆流而上來到海岸山脈最大的盆地“泰源幽谷”,而在這多為陡峭地形的東海岸,透過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長年推擠,因而造就這塊面積約130平方公里的盆地地形,同時透過馬武窟溪與眾多支流匯聚於此,讓這座盆地擁有著水源豐沛、日照短卻強烈,適合作物種植猶如世外桃源的靜謐環境。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0s、光圈:f/7.1、ISO 1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20s、光圈:f/22、ISO 1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6.3、ISO 125
因此我們拜訪了座落於優美水田旁的【泰源幽谷獼米】,透過主理人阿美族的黃忠文、蔡禮闈夫婦的分享辭去公職返鄉,與父母重新學習務農,在這片翠綠環山下以不施肥、不用藥的自然無毒農法種植著各式稻米作物,也因在這自然靜謐的盆地環境,山間的獼猴常在夜裡下山品味著天然純淨的穀物,一同與萬物分享的理念,發展為獼米的有趣意念,這次的造訪,他們以收成的新米依照來訪的旅人人數,去殼輾打對應數量的新鮮稻米,同時我們一同以白米、黑米、紅米、糙米與紅藜製作相當健康且賞心悅目的五色米帶回家煮食,而在現場也以煮熟的五色米,愜意的搭配喜歡的蔬菜、肉類,包裹成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飯糰,在這片翠綠的山林盆地中,品味著五色米香越嚼越滿是稻香的Q甜美味,真是閒情逸致呢!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0s、光圈:f/7.1、ISO 1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50s、光圈:f/5.0、ISO 32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5.6、ISO 64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20s、光圈:f/5.0、ISO 32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4.5、ISO 64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5.6、ISO 64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20s、光圈:f/5.0、ISO 640

快門:1/20s、光圈:f/5.0、ISO 64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250s、光圈:f/9.0、ISO 1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5.6、ISO 2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60s、光圈:f/9.0、ISO 200
品味了一丸可口營養滿分的飯糰後,我們再隨著馬武窟溪順流而下,抵達位於出海口的東河橋下與善於溯溪、SUP的【TryFun野萃文化】一同會合,因為除了感受馬武窟溪孕育泰源幽谷純淨唯美的自然農作之外,在這炙熱的夏季裡,來場沁涼的SUP親水體驗溪流的碧綠,更是相當適合的活動,於是我們在主理人子豪的帶領下,穿上救生衣,在岸上學習如何操控SUP等教學後,隨即在這相當平靜的出海口岸下水,划向橋墩有著鮮明紅艷色彩的東河新橋,而從剛下水時,面對SUP貼於水面上帶來的晃動感、坐著像是划獨木舟般的愜意,到最後利用核心肌群嘗試著站立,完成真正SUP的立姿划槳動作,並俐落地穿梭徜徉於溪水之間所帶來的成就感,更是充滿挑戰的樂趣,當然這些過程中可能因為重心不穩而跌入水中,卻不顯氣餒,反而在這炎炎夏日中獲得無預警的沁涼消暑暢快呢!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0s、光圈:f/8.0、ISO 125

機身:PowerShot G1 X Mark III
快門:1/400s、光圈:f/7.1、ISO 16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250s、光圈:f/8.0、ISO 125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8.0、ISO 100

機身:PowerShot G1 X Mark III
快門:1/800s、光圈:f/7.1、ISO 160

機身:PowerShot G1 X Mark III
快門:1/100s、光圈:f/7.1、ISO 160

機身:PowerShot G1 X Mark III
快門:1/160s、光圈:f/7.1、ISO 160

機身:PowerShot G1 X Mark III
快門:1/320s、光圈:f/7.1、ISO 160

快門:1/400s、光圈:f/7.1、ISO 160

黑潮的熱鬧in成功漁港
回到岸邊簡單沖洗後,正值飢腸轆轆的中午時刻,不如往北前往東海岸最大的魚貨中心【成功漁港】尋訪尚青的海味吧,抵達昔日稱作新港漁港的成功漁港,首先映入眼簾的即是呼應此處發達漁業的船體造型建築,走進建築,等待我們的是家族4代皆從事在地水產事業的【順大新港黑潮海鮮餐廳】王小姐,因為在此品味來自於太平洋黑潮的新鮮海味之前,我們首先了解漁獲從何而來?於是隨著王小姐一同進入其中,欣賞著透過需要站在高聳的標台上,進行既危險又難度相當高的擲標技術,捕撈隨著浪花奔馳的旗魚之漁船,將一尾尾龐大又艷麗的旗魚吊掛上岸、東海岸常見同時也是外銷北美製作成魚排,卻台灣人鮮少品嚐的鬼頭刀,以及各式隨著太平洋黑潮來訪的各式當季魚種,皆匯集於此,而最熱鬧非凡的莫過於漁會糶(音同:跳)手俐落的手勢與喊價的拍賣現場,只要一個眼神、一個微小的手勢,都是商家之間瞬息萬變的競標過程,而在競標完成後,商家隨即將得標的漁獲移至一旁的解魚分切區,這從上岸、銷售到分切的一條龍過程,不僅源自日治時代即有的銷售程序,熱鬧的氛圍不僅內行看的是門道,對我們這外行的遊客,看了更是過癮。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250s、光圈:f/8.0、ISO 10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8.0、ISO 5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5.6、ISO 50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320s、光圈:f/7.1、ISO 1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320s、光圈:f/8.0、ISO 1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0s、光圈:f/5.6、ISO 8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s、光圈:f/5.6、ISO 5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8.0、ISO 16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8.0、ISO 16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s、光圈:f/5.0、ISO 8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5.0、ISO 8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25s、光圈:f/6.3、ISO 8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10、ISO 32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500s、光圈:f/5.6、ISO 8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0s、光圈:f/5.6、ISO 5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8.0、ISO 64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6..3、ISO 640
熱鬧的漁市拍賣後,我們走向緊鄰漁港的餐廳準備大快朵頤一番,當然,於此4代經營水產的順大新港黑潮海鮮餐廳,即是來自於成功漁港最即時最新鮮的海產,必定不能錯過鮮甜綿密的旗魚生魚片、濃郁海味迸發的紅魽、海戰車所熬煮的味噌湯,以及東海岸眾多吮指回味的海產呢!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200s、光圈:f/8.0、ISO 100

快門:1/10s、光圈:f/5.6、ISO 25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5.6、ISO 80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5.6、ISO 100
眺海的迷戀in菅宮勝太郎宅、眺港café
飽餐一頓後,成功鎮這座規劃相當方正,有別於許多鄉鎮,有著井然有序配置的城鎮,究竟源於誰的遠見?因此我們來到【菅宮勝太郎宅】一探究竟,而生於西元1883年的菅宮勝太郎,於西元1907年(明治40年)從日本調派至屏東,而後西元1922年(大正11年)轉往台東廳擔任新港支廳長一職(相當於現在的成功鎮鎮長),而他即是在此開始致力於漁港的興建、城鎮道路有著相當整齊的井字型規劃設計幕後工程,而在西元1932年(昭和7年)新港漁港竣工後,日本政府再次調動他的職務轉往他處時,菅宮勝太郎卻已眷戀成功鎮的海岸之美,因而辭去新港支廳長一職,同時在此建立起一棟2層樓高,能遠眺一手打造新港漁港海岸的木造建築定居於此,每天享受著在陽台喝咖啡看港灣海景的愜意生活。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640s、光圈:f/8.0、ISO 400

快門:1/200s、光圈:f/8.0、ISO 50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5.6、ISO 320

快門:1/50s、光圈:f/7.1、ISO 640
而這棟滿是木頭薰香的日式老房,也隨著西元1943年菅宮勝太郎病逝,隨著西元1945年日本戰敗、國民政府來台,最後由高端立醫師與父親高篤行牧師於此設立高安醫院與教會,在當時百廢待舉且交通、衛生各項條件不如西台灣發達的台東成功地區,協助當地人醫療、心靈信仰的協助與寄託。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7.1、ISO 640

快門:1/50s、光圈:f/7.1、ISO 64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50s、光圈:f/7.1、ISO 100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3s、光圈:f/5.6、ISO 100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0s、光圈:f/7.1、ISO 50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50s、光圈:f/7.1、ISO 640
因此在成功鎮漫遊時,不妨造訪欣賞迄今依舊充滿豪華的古樸建築,透過濃郁的木頭薰香引領,在這和室空間中遙想菅宮勝太郎是如此眷戀台東成功的港灣海岸,與這片土地融為一體的情懷。而欣賞完這棟木造建築後,一旁的眺港café即是高端立醫師因原本木造房屋無法負荷,進而在一旁擴建洋式建築的診所,因此在這現已做為午茶咖啡之用的建築,在店內品味有著中醫師身分的老闆所調配相當特別的中藥草本咖啡飲品、欣賞店內保有診所掛號、看診的空間氛圍,更是一種另類的中西合併雅致呢!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5.6、ISO 32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25s、光圈:f/8.0、ISO 32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20s、光圈:f/8.0、ISO 320

快門:1/8s、光圈:f/8.0、ISO 320

快門:1/13s、光圈:f/8.0、ISO 32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5s、光圈:f/5.6、ISO 320

快門:1/30s、光圈:f/8.0、ISO 32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320s、光圈:f/8.0、ISO 32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6s、光圈:f/8.0、ISO 400
海天一色的唯美靜謐in都歷沙灘
夏季陽光可能對許多人來說炙熱的相當難耐,但是東海岸的炙熱,卻會因陽光於中午過後逐漸越過中央山脈抵達台灣西部,進而快速轉為清涼,因此在品味完沁涼暢快的午茶時光後,我們趁著退潮時分前往有著天空之鏡之稱的【都歷沙灘】踏踏涼快海水吧!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200s、光圈:f/6.3、ISO 125

快門:1/2000s、光圈:f/5.6、ISO 320
走進這片阿美族傳統海域的都歷沙灘(Pacefongan 巴茲風岸),其獨特的黑色沙灘,透過退潮時分海水撫平浸潤令其有著鏡面般的平滑,再加上下午陽光從中央山脈側朝向太平洋的斜射,進而造就海天一色的夢幻鏡面景致,而捲起褲管、穿著夾腳拖愜意地在沙灘上漫步,欣賞的海面上衝浪的旅人以及地面上快速奔走的可愛寄居蟹,海浪傳來的平穩聲浪,此時此刻舒適帶來的靜謐,更是一種唯美的享受呢!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60s、光圈:f/5.6、ISO 125

快門:1/125s、光圈:f/6.3、ISO 125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8.0、ISO 16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4.0、ISO 125
徜徉月升日落的浪漫晚風in 2023月光海音樂會
在舒適沁涼的午後於都歷沙灘愜意的玩了一會,在這次即將結束的旅程尾聲中,正好是一年一度月光海音樂會盛大開唱的日子,因此我們前往舉辦音樂會的都歷遊客中心,在天色逐漸昏暗轉為柔美海洋夜空的會場,隨著熱情開場的Amis旮亙樂團帶來阿美族以傳統“敲打”器樂的形式,展演猶如隨著海浪漂盪的愜意氛圍、吱吱 郭芝吟的高亢熱唱讓整個夜空充滿炫麗的氣息,在一旁隨興地買份來自大自然製作的餐盒搭配當作晚餐,找一片舒適的草地席地而坐,聽著歌謠享受面對太平洋而來的夏夜晚風,如此愜意的享受生活,我想即是慢下腳步漫遊這片土地最佳的玩法呢!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320s、光圈:f/5.6、ISO 2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5.6、ISO 200

快門:1/125s、光圈:f/6.3、ISO 2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8.0、ISO 200

鏡頭:RF70-200mm F4 L IS USM
快門:1/160s、光圈:f/8.0、ISO 200

鏡頭:RF70-200mm F4 L IS USM
快門:1/160s、光圈:f/8.0、ISO 200

快門:1/100s、光圈:f/8.0、ISO 200

鏡頭:RF70-200mm F4 L IS USM
快門:1/160s、光圈:f/6.3、ISO 320

快門:1/160s、光圈:f/6.3、ISO 320
台東的藍、台東的海、台東的人,造就台東的美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8.0、ISO 100
喜歡本次沿著台東海岸漫遊的旅行嗎?
特別感謝:臺東縣政府交通及觀光發展處的協助!
有機會的話點進來看看更多好玩的映像生活 Image Life
台東就醬玩 Amazing Taitung-台東縣交觀處 粉絲團
景點資訊(點擊即開啟地圖連結)
大武彩虹村
楊家碾米場
大武海岸(抓浪花蟹)
TryFun野萃文化(SUP體驗)
順大新港 黑潮海鮮餐廳(魚市場導覽):台東縣成功鎮港邊路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