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巧高倍率、暢遊3939公里in美國Route 66公路 feat. Canon RF24-240mm f/4-6.3 IS USM & RF15-35mm f/2.8L IS USM
計畫2年,終於要開展曾在汽車媒體時代嚮往許久的夢幻公路【Route 66】,在這條從伊利諾州芝加哥市(Illinois/Chicago)的東部起點,跨越8個州,至西部終點的加利福尼亞州聖塔莫尼卡市(California/ Santa Monica),在這為期10天公路自駕旅行中,該如何在行李與攝影器材間有著完美的攜帶平衡?進而輕鬆完成這3939公里的壯遊?這次就與映像生活 Image Life一同帶著來Canon RF24-240mm f/4-6.3 IS USM與RF15-35mm f/2.8L IS USM輕鬆暢遊這條美國大街吧!
計畫2年,終於要開展曾在汽車媒體時代嚮往許久的夢幻公路【Route 66】,在這條從伊利諾州芝加哥市(Illinois/Chicago)的東部起點,跨越8個州,至西部終點的加利福尼亞州聖塔莫尼卡市(California/ Santa Monica),在這為期10天公路自駕旅行中,該如何在行李與攝影器材間有著完美的攜帶平衡?進而輕鬆完成這3939公里的壯遊?這次就與映像生活 Image Life一同帶著來Canon RF24-240mm f/4-6.3 IS USM與RF15-35mm f/2.8L IS USM輕鬆暢遊這條美國大街吧!
因此在旅行過程中,喜歡透過廣角焦段拍下風景的壯闊、標準焦段記錄著城市、人文,以及望遠焦段帶來美國公路獨特的壓縮感,因此有著24mm標準廣交端、240mm望遠端這10倍光學變焦的Canon RF24-240mm f/4-6.3 IS USM鏡頭,作為本次全長3939公里的公路壯遊主力鏡頭。
為期10天的Route 66公路旅行,Canon RF24-240mm f/4-6.3 IS USM完美掌握公路稍縱即逝的每一刻。
不僅是因為靠著10倍光學變焦帶給我能以一機一鏡的概念,隨時快速變換想要的拍攝焦段,也不會因為沿途稍縱即逝公路景致而錯失任何壯麗的一刻,此外更迷人的是這樣的組合卻只有750公克的輕巧,另外在路面品質不佳的Route 66公路上,搭載Nano USM馬達於車內隨時提起相機往外拍攝公路風光,快意的對焦性能隨即獲得沿路風景之清晰視角,此外有著5級IS防手震的光學影像穩定器設計,在公路傳至車室內之震動惡劣環境下,信手拈來都是有著完美消弭路面震動的清晰穩定照片。因上述的輕巧、高倍率、迅速對焦及5級防手震之性能,讓我在這趟旅程中,幾乎都以Canon RF24-240mm f/4-6.3 IS USM完成每個景點的拍攝,省下換鏡頭的時間,更能享受置身於景色之中帶來的心靈震撼。
與Route 66東部起點打卡合照後,隨即開啟這趟全長3939公里的壯遊了!透過長焦段的鏡頭,好處即是如路標這高視角之位置,也能以望遠端拍攝清晰特寫。 鏡頭:RF24-240mm F4-6.3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7.1、ISO 250走向對街,以240mm的望遠端將起點與本次陪伴10天旅程的愛車一同入鏡後,隨即出發。 鏡頭:RF24-240mm F4-6.3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9.0、ISO 1000以24mm廣角端拍攝伊利諾州州議會,逐一感受10倍光學變焦的寬裕構圖區間,且路燈展現14道銳利的星芒。 鏡頭:RF24-240mm F4-6.3 IS USM 快門:2.5s、光圈:f/10、ISO 400將焦距拉長至100mm,州議會建築之亮部與暗部細節已是相當清晰。 鏡頭:RF24-240mm F4-6.3 IS USM 快門:2.5s、光圈:f/10、ISO 400一口氣將鏡頭延伸至240mm端,不僅建築外觀變得更為清楚,此外窗內透視感也相當清楚可見。 鏡頭:RF24-240mm F4-6.3 IS USM 快門:2.5s、光圈:f/10、ISO 400Canon RF24-240mm f/4-6.3 IS USM不僅有著輕盈的750克,此外5級防手震讓整趟旅程更為輕鬆就手,特別的是該鏡頭將對焦環與控制環合而為一的設計,另鏡頭長度更為縮短俐落。透過240mm望遠端的壓縮感,最能表現美國壯闊景致的公路感。 鏡頭:RF24-240mm F4-6.3 IS USM 快門:1/320s、光圈:f/8.0、ISO 100透過5級防手震,行駛於路況不佳的道路,也能在車輛行進間拍下清晰照片。 鏡頭:RF24-240mm F4-6.3 IS USM 快門:1/200s、光圈:f/6.3、ISO 50
超廣角的震憾
對我來說,旅行的鏡頭組搭配,幾乎為一顆標準變焦鏡頭、另外一顆則是能有著更寬闊視角的超廣角變焦鏡頭,因此本次除了攜帶著Canon RF24-240mm f/4-6.3 IS USM作為標準焦段的旅行鏡頭之外,Canon RF15-35mm f/2.8L IS USM這顆視角達遼闊110°度的超廣角鏡頭。
除了Canon RF24-240mm f/4-6.3 IS USM作為旅遊主力鏡之外,Canon RF15-35mm f/2.8L IS USM則是作為補足超廣角焦段與微光環境下的鏡頭。
為何要帶上超廣角鏡頭,在地大物博遼闊的美國,不僅能透過超廣角的焦段,將其大山大景一此擄獲,更重要的是,Route 66沿途有著許多充滿歷史氛圍與驚奇的博物館,有的博物館內部空間有著與遊客互動的獨特設計感,也有的博物館內腹地狹小,但唯一的共同點即是,室內光線相當昏暗,而這樣的環境下,透過Canon RF15-35mm f/2.8L IS USM所搭載f/2.8恆定大光圈與5級IS防手震的光學影像穩定器,在昏暗且無法使用腳架輔助的博物館內部空間中,不僅相當輕巧,且即便是手持於微光環境下以快門:1/13s拍攝,照片依舊相當清晰銳利。
Route 66公路上有著許多經典汽車博物館,通常這樣的展覽空間因為存放了大量車輛,因此相當狹窄。如果看過電影賽道狂人,這部2003/1965 Superformance Cobra Roadster可是卡爾謝爾比(Carroll Shelby)的座駕呢。 鏡頭:RF15-35mm F2.8 L IS USM 快門:1/40s、光圈:f/8.0、ISO 4000而且這部車還有著卡爾謝爾比(Carroll Shelby)的親筆簽名,相當稀有。 鏡頭:RF15-35mm F2.8 L IS USM 快門:1/40s、光圈:f/8.0、ISO 2500在空間不大的博物館內,要一次拍下1920年前的經典老車,此時靠著超廣角端15mm即可輕鬆一網打盡。 鏡頭:RF15-35mm F2.8 L IS USM 快門:1/40s、光圈:f/6.3、ISO 2000在伊利諾州州議會內部參觀,富麗堂皇的空間實在令人嘆為觀止,但無法使用腳架的空間裡,此時有著5級防手震的加持,讓手持拍攝相當穩定清晰。 鏡頭:RF15-35mm F2.8 L IS USM 快門:1/13s、光圈:f/8.0、ISO 1000奧克拉荷馬州的國家牛仔和西部文化遺產博物館(National Cowboy & Western Heritage Museum),不僅記錄著牛仔開拓西部的故事,館內更有著還原西部小鎮的場景。 鏡頭:RF15-35mm F2.8 L IS USM 快門:1/15s、光圈:f/5.0、ISO 6400牛仔除了協助牧場主人放牧之外,南北戰爭時期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騎兵角色。 鏡頭:RF15-35mm F2.8 L IS USM 快門:1/20s、光圈:f/5.0、ISO 4000
城市穿梭、眺望大地
經過13個小時飛行時間抵達伊利諾州芝加哥市,隨著芝加哥河濱漫步於這座字1837年建市迄今的全美第三大都會區開始,隨著Route 66公路起點開始穿越林肯從政發跡春田市、密蘇里州的聖露斯市(St. Louis),在堪薩斯州加利納(Galena)小鎮中見證如同Route 66興盛與沒落的動畫汽車總動員油車水小鎮、奧克拉荷馬州訴說著西部牛仔的拓荒傳奇、德克薩斯州的豪邁、新墨西哥州與亞利桑那州一望無際的絕美高原,最後進入加利福尼亞州這有著秀麗海岸線,湛藍東太平洋海水的夢幻終點聖塔莫尼卡,在這為期10天行經8個州的Route 66公路旅行中,很慶幸出發前的斷捨離,選擇了Canon RF24-240mm f/4-6.3 IS USM與Canon RF15-35mm f/2.8L IS USM這兩支鏡頭作為記錄旅行的主要器材。
為期10天,實際超過4000公里的公路旅行,相當慶幸選擇Canon RF24-240mm f/4-6.3 IS USM與Canon RF15-35mm f/2.8L IS USM做為此趟旅程之鏡頭,優異畫質且省去許多重量,因而更能享受旅途每一刻。
因為即便是自駕旅行,但其實許多景點必須下車健行才可抵達,因此若是攜帶重量太過龐大時,隨著時差、旅行累積的疲勞,最終漸漸的無法專注於享受當下難得一件的景致,進而失去享受攝影的熱情,像是透過10倍光學的Canon RF24-240mm f/4-6.3 IS USM,從24mm廣角端欣賞高原的壯麗,不斷拉長焦段至望遠端的240mm才驚覺,原來這片獨特的沙漠地形中,卻藏著許多昔日印地安原住民所留下的珍貴圖騰,若是因為攜帶太多鏡頭而感到累了不想換鏡頭時,見證歷史遺跡的這一刻奧妙,或許永遠不會在旅行記憶中發生。
亞利桑那州的化石森林國家公園(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有著一處看似欣賞高原與石塊的景點The Book。 鏡頭:RF24-240mm F4-6.3 IS USM 快門:1/160s、光圈:f/10、ISO 160將鏡頭從24mm廣角段拉長至240mm望遠端觀察才發現,原來石塊上滿是昔日原住民所留下的圖騰、象形文字。 鏡頭:RF24-240mm F4-6.3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8.0、ISO 500在國家公園內,有許多制高點得以欣賞多種地質堆疊而成的彩繪沙漠。 鏡頭:RF24-240mm F4-6.3 IS USM 快門:1/160s、光圈:f/8.0、ISO 100長焦段所呈顯的公路無際的壓縮感,是此趟旅行中相當迷人之處。 鏡頭:RF24-240mm F4-6.3 IS USM 快門:1/320s、光圈:f/8.0、ISO 200猜看看這前有三個車頭拉、後兩個車頭推的貨運列車載了多少個貨櫃呢?答案相當驚人,超過了100個,而這樣驚人的鐵路運輸幾乎與公路平行著。 鏡頭:RF24-240mm F4-6.3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9.0、ISO 160RF24-240mm F4-6.3 IS USM相當適合於城市間拍攝,廣角端能輕易拍下歷史悠久芝加哥河與兩岸摩天大樓的對比時代感。 鏡頭:RF24-240mm F4-6.3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8.0、ISO 400亦能透過長鏡頭拍攝古老時鐘隱身於這座大都會的氛圍。 鏡頭:RF24-240mm F4-6.3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8.0、ISO 400冬季的芝加哥市區,有著許多人於公園滑冰,搭載Nano USM馬達的RF24-240mm F4-6.3 IS USM在追焦速度上相當迅速優異。 鏡頭:RF24-240mm F4-6.3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10、ISO 250抵達芝加哥,必定要前往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欣賞館內美國歷史演進與大量莫內、卡耶博特等印象派畫家蒐藏。 鏡頭:RF24-240mm F4-6.3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9.0、ISO 320冬季是熊冬眠的氣候,難得露出的暖陽,讓牠愜意的享受陽光。 鏡頭:RF24-240mm F4-6.3 IS USM 快門:1/160s、光圈:f/7.1、ISO 50在亞利桑那州的奧特曼(Oatman),有著許多開採礦坑後在此繁衍的野生驢子, 當平易近人還會跟著看鏡頭呢! 鏡頭:RF24-240mm F4-6.3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8.0、ISO 250
對比標準旅遊鏡的Canon RF24-240mm f/4-6.3 IS USM,Canon RF15-35mm f/2.8L IS USM雖然少了好用的10倍光學變焦,卻有著相當寬廣110°的15mm視角,不僅讓狹小的室內空間,有著完整的意境呈現之外,透過不同的構圖角度,更能將建築特色之美完美凸顯,此外在晴空萬里的公路景致中,寬廣的視角,更其襯托著美國天空、大地交織而成的壯麗景致,我想從15mm的超廣角到240mm望遠端集結而成的Canon RF15-35mm f/2.8L IS USM與RF24-240mm f/4-6.3 IS USM這兩支鏡頭,在這趟旅程中不僅省下許多攜帶上的重量,而且在旅行中的表現更為全面,更能快意的享樂暢遊。
透過超廣角仰拍視角,芝加哥公牛隊主場的Michael Jordan飛人銅像氣勢相當逼人。 鏡頭:RF15-35mm F2.8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7.1、ISO 800高達192公尺的密蘇里州聖路易斯拱門,透過超廣角的低角度拍攝,以及拱門下遊客身型的襯托,相當壯觀。 鏡頭:RF15-35mm F2.8 L IS USM 快門:1/250s、光圈:f/8.0、ISO 320動畫汽車總動員中雷蒙的修車廠,現實即是1936年的加油站與咖啡廳。(Tower Station & motel U-Drop Inn Café) 鏡頭:RF15-35mm F2.8 L IS USM 快門:1/400s、光圈:f/10、ISO 100在Best Western Route 66 Rail Haven這傳統汽車旅館,夜晚微光下欣賞覆上微微百雪的Ford Customline,頓時有種回到1955年的時光。 鏡頭:RF15-35mm F2.8 L IS USM 快門:1/5s、光圈:f/8.0、ISO 800以廣角端、低角度拍攝藍天下的凱迪拉克莊園,單純的背景更顯得色彩繽紛。 鏡頭:RF15-35mm F2.8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9.0、ISO 100除了風景之外,以超廣角拍攝炭烤牛排的製作,更顯得豪邁。 鏡頭:RF15-35mm F2.8 L IS USM 快門:1/25s、光圈:f/5.0、ISO 40001968年建造的氦氣時柱紀念碑(Helium Time Columns Monument),正下方即是氦原子的模型樣貌,而今已經開啟兩個時空膠囊,我們期待2068年再到此處開啟1968年的時空膠囊吧! 鏡頭:RF15-35mm F2.8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10、ISO 100走在化石森林國家公園(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的山丘下,透過超廣角不僅能展現其高低落差,更能表現其昔日河川流過的遺跡。 鏡頭:RF15-35mm F2.8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8.0、ISO 250鏡頭:RF15-35mm F2.8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8.0、ISO 320鏡頭:RF15-35mm F2.8 L IS USM 快門:1/320s、光圈:f/11、ISO 200
喜歡這次的Canon RF24-240mm f/4-6.3 IS USM & RF15-35mm f/2.8L IS USM於美國Route 66公路的使用分享嗎?
在外島旅行,不外乎搭乘渡輪或是飛機,而飛機雖然快速,但總是因為國內線行李托運的重量,以及隨身行李登機的限制,都與出國旅行少了許多,但是搭船又相當耗費時間,更別說萬一海象不佳,腸胃一同與海浪同步的窘況了,因此這次旅行就帶著重量僅304克,且能輕巧直接放入口袋的PowerShot G7 X Mark III,一同前往由東引、西引雙島組成的國境之北馬祖東引鄉,尋找老爸常說當三年兵的記憶吧!
全新上市的Canon EOS 90D,搭載全新研發的3,250萬超高畫素之APS-C CMOS影像感測器、ISO可擴展至51200的高效能DIGIC 8數位影像處理器,光是這樣的硬體心臟規格,已是目前APS-C單眼相機界中獨霸一方的強悍性能,此外更將前代機種Canon EOS 80D強調的輕巧與快速的連拍性能,從每秒7張一舉提升至每秒10張,並於Live View模式下更可達到每秒11張以及1/16000秒的電子快門進行拍攝,這樣剽悍的性能究竟實際上的表現如何?這次映像生活就與大家分享帶著Canon EOS 90D,前往拍攝卡丁車賽、敞篷跑車的追焦實測吧!
對映像生活來說,拍照像是一本旅行日記,從相機鏡頭感受行腳的所見,用記憶卡當成筆記錄著每一次的感受,因此即便是同樣一個地方舊地重遊許多次,也會因為季節、天氣、人文的不同而有所新的收穫,當然選擇一部適合全家大小好操作的相機,更是串起旅行記憶的良伴,這次映像分享帶著全新上市的Canon EOS 850D,重回近年來相當喜愛的戰地島嶼「馬祖」,一起來看看這部入門等級的單眼相機,在戰地旅行的洗禮中,更進化了多少吧!
筆者上週與大家分享帶著Canon EOS 6D Mark II【以下稱6D2】進行一日小旅行,主要是想分享在數位這樣迅速的生活壓縮下,若是回歸到緩慢的類比思維,我們能得到的感受能更多更精彩。
而這次6D2要分享什麼呢?就如標題所述【走出自己的路】,為何這麼說呢?就藉著那次的一日小旅行之餘,跟大家分享筆者使用6D2在操作使用上的心得吧!